行業估值 - 席勒市盈率:滬深股市場
耶魯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發明了席勒市盈率來衡量市場估值。席勒市盈率是比市盈率更合理的市場估值指標,因為它消除了業務周期中利潤率變化所引起的比率波動。價值大師中文站GuruFocusCN會員可以點擊此處訪問美股市場標普500指數的席勒市盈率。
席勒市盈率 - 更優的市場估值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美股市場當前整體的估值情況。但不同行業的估值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本頁面中展示了不同行業的席勒市盈率。通過對比,您可以找出估值更加合理的行業。
我們使用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來計算滬深股市場中不同行業的席勒市盈率,共計算了11個一級行業的席勒市盈率。數據每天進行更新。
如何計算各個行業的席勒市盈率?
- 找出一個地區的市場基準指數,并把該指數的所有成分股劃分至11個一級行業中。
- 使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對以上公司過去十年的凈利潤進行通貨膨脹調整,得到每家公司的E10(通脹調整后的平均年度凈利潤)。對于季度性報告的公司,使用公司的季度數據計算;對于報告頻率為一年或半年的公司,使用公司的年度數據計算。
- 計算不同行業下的公司E10之和。
- 行業席勒市盈率等于該行業下公司的總市值與E10之和的比。
為什么常規市盈率有欺騙性?
以美股市場為例,常規市盈率的計算方法是用標普500指數的總市值除以標普500公司過去12個月的收益。在經濟擴張時期,公司通常會擁有很高的利潤率和收益,因此市盈率受到較高的收益影響而變得非常低;在經濟衰退時期,利潤率和收益較低,常規市盈率也因此變得更高;在以下圖中該情況尤其明顯:
我們可以看到,美股市場常規市盈率的最高值為2009年第一季度的123。當時標普500指數已從2007年的峰值處下跌了50%以上,市盈率處在峰值是因公司收益的持續走低。標普500指數2009年第一季度的市盈率為123,遠高于當時的近20年均值15;但我們回過來看,那時候卻是近期歷史上購買股票的最佳時機。作為對比,當時標普500指數的席勒市盈率僅為13.3,為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正確指示了購買股票的最佳時機。